◎ 聰明與愚笨的故事
有三個年輕人,他們全心全意的相信濟公師父,這三個人,一個非常的聰明叫大聰,一個資質普通叫中智,最後一個最為愚笨叫做小愚。
濟公師父就告訴他們:『師父要交代你們三件事,讓你們各自去完成,你們願意嗎?",
"我們一定做得到!沒有問題。",三個年輕人滿口答應。
這三個年輕人相信濟公師父,不管濟公師父走到哪裡,就幫師父鋪地毯、灑花、隨時準備好出行的馬匹,不管吃的用的,都會幫師父打點好,他們當然願意接受師父的交代。
於是,濟公師父交代中智去學習做廚師,而大聰去學習射箭和十八般武藝,至於小愚去學習如何吹奏號角,號角在軍隊中是用來傳達命令用的樂器,濟公師父給他們半年的時間去學習。
為什麼要讓大聰學習武藝呢?因為他學得快,為什麼讓小愚學號角呢?因為他學得慢,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就在這個時候,小愚說:『師父啊,吹這個號角好無聊,兩三天就學會了,學吹號角哪裡需要半年啊?』
為什麼需要半年?因為笨的人不懂得變巧,就是學得慢啊,他需要半年才會開悟,就像是煮菜和射箭,也都需要半年才學得會啊。
雖然他們不明白師父的用意,這三個年輕人還是用心去做了師父交代的事情,大聰果然聰明,只花了三個月就把箭法練到百步穿楊,他很高興的向師父報告成果,說他等等要去打獵,試試自己的武藝。
而學煮菜的中智,他告訴師父,他終於明白原來糖和鹽的比例要適當,又要如何控制火候,才能讓一道菜煮出好的滋味,他也從做菜當中找到了樂趣。
至於小愚呢,他每天就是:『噗~~~,噗~~~",吹不出好聽的音調,他只是抱怨說:『師父啊,吹號角有什麼意義啊?每天吹也不會發財呀。』
半年的時間到了,濟公師父告訴他們:『再過一個月,就是你們展現功夫的時候到了。
師父告訴你們,到了那個時候,你們就會因為濟公師父,而會有了恨濟公師父的感受,但是到了後來,你們又會感謝濟公師父。』
時間過去了,這三個年輕人又聚在一起,做廚師的中智走在路上,不小心撞到一個路人,路人的左拳舉起就準備要打人,大聰馬上出手,兩三下就把這路人制伏了。
小愚覺得好佩服大聰,他在一旁讚嘆:『你好厲害喔,兩三拳就把人打跑了,不像我只會噗、噗~~~的吹這沒有用的號角。』
驚魂未定的中智為了表示答謝,就煮了一桌好菜請兩個人吃,這菜煮得非常好吃,為什麼煮得好吃呢?因為他已經學會了調味的比例。
這時小愚又來讚嘆了:『你好厲害喔,煮的菜這麼好吃,不像我只會噗、噗~~~的吹這無用的號角。』,
小愚覺得自己是個沒有用的人,心情非常的沮喪,開始抱怨濟公師父,害他浪費了半年的時間,
這是第一個怨嘆。
過沒多久,村外來了一百多個土匪,準備要來洗劫這個村莊,有人開始喊著:『土匪來了啊!!』,
這個時候,大聰拿出了弓箭,一邊射殺土匪,一邊掩護村民逃難,土匪死了十幾個人,暫時不敢貿然進攻,三個年輕人保護村民們逃到了一處山谷裡,卻已經無路可逃。
大聰這時忍不住也怨嘆了起來:『濟公師父啊,您要我練箭練了半年,但是我最多也只能殺十幾個土匪,這樣也救不了大家啊?師父啊~~』,
這時候,他是不是也怨嘆師父了呢?他埋怨師父為什麼不多訓練幾個人練習弓箭。
這是第二個怨嘆了。
在這個時候,土匪們畏懼年輕人的弓箭,也不急著進攻,打算慢慢折磨這些村民,於是決定明日一早再來洗劫村民,不留下一個活口,就在外面喊話恐嚇這些村民們,說明天一早就要殺光所有的村民。
無論如何,人總是要吃飯,這個時候,中智站了出來,他說:『既然明天就要沒命了,不如今晚我們好好的吃上一頓,就由我為大家準備一頓大餐吧。』
在村民的幫忙下,中智煮出了豐盛的料理,想到這可能是人生的最後一餐,村民們吃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他們開始相互道別,為明日的結局做好準備。
這時中智說:『濟公師父啊,你讓我學會這一手好廚藝,就是為了煮這最後一餐嗎?大家都這麼喜歡我的手藝,我還想要開餐廳賺大錢,我還想要煮菜給更多的人吃啊,現在什麼希望都沒有了,我要怎麼辦啊?』,
他真的怨嘆起濟公師父來了,怨嘆自己的人生受到命運的作弄。
這是第三個怨嘆了。
小愚坐在一旁吃著菜,當他聽到村民們互相道別的話,他的心裡受到相當大的感動,他覺得感恩,至少在臨死之前,還可以吃一頓飽足的大餐,
小愚說:『哎呀,你們都算沒有白活了,就只有我什麼也不會,既然沒有多少時間了,我就再吹一次號角,為大家送行,也為我自己送行吧。』,
想起這段日子的感受,想到自己這一生還沒有來得及留下什麼成就,想到村民們的善良無辜,他舉起號角,『噗~~噗~~』,一樣是無力沙啞的聲音,但是一旁的村民並不在意,開始熱情的鼓掌,為他鼓舞叫喊著。
受到大家鼓勵的小愚,他的心情一陣激動之下,他開悟了,他卯足了全力吹著號角:"嗚~~~~~~嗚~~~~~",號角聲吹得又響又長。
村民們更加高興的歡呼了起來,年輕人激動的喊道:『啊!!我知道怎麼吹號角了!!』,
於是他繼續吹著號角:"嗚~~~嗚~~~叭叭叭~~叭~叭~~~",
他無師自通吹出了一首曲子,竟然能夠持續吹了好幾個時辰。
外頭的土匪們覺得奇怪,這些村民明天就要沒命了,居然還有心情飲酒作樂,明天一定要殺光全部的人。
天亮了,土匪果然準備要進攻,大聰拿出了僅有的弓箭,『咻!咻!』 一箭一箭的射出,很快的,他的箭用完了,這個時候,只好絕望的與村民們一起坐下等死。
接下來,村民們要怎麼辦呢?
哎,上天有好生之德,在村莊附近有一支近千人的部隊,昨晚夜裡原本要向東邊行軍,結果濟公師父把路上一座吊橋的繩子給割斷了,讓軍隊不得不改向西方行軍,重新找到出路。
走著走著,恰巧遠遠的聽見了年輕人吹的號角聲,
『嗚~~~嗚~~~叭叭叭~~叭~叭~~~』,
這號角的聲音吹得又遠又長,將軍說:『咦,這是開戰的號令聲啊,部隊聽令,做好攻擊的準備,朝向號角聲的方向前進!這號角聲一直不斷的吹,一定是相當緊急的軍情,趕快趕路吧。』
天亮時分,就在大聰弓箭用盡,土匪準備要進攻的時候,軍隊趕到了,這一千多人的部隊一看見土匪,立刻全軍進攻,沒多久就把土匪給全部殲滅了,村民們也因此得救了。
村民們都來感謝將軍,有人好奇的問將軍,為什麼會來解救他們。
將軍覺得有些奇怪的說:『因為昨晚我聽見了號角聲,以為是有緊急軍情需要支援啊?
哎呀,原來這是你們自己吹的號角啊,糟糕,我可能延誤了軍情,弟兄們!趕緊再出發趕路了。』,
大軍再次出發,他們繞過了吊橋的路,從路的另一頭去到了對岸,將軍意外的悄悄發現,原來敵軍有支軍隊埋伏在吊橋邊,幸好昨晚沒有過橋,否則就要中了埋伏。
這一下子,將軍反而取得有利的局勢,趁敵軍沒有發現,悄悄發動了攻擊,也因此消滅了敵軍,取得了這一場戰爭的勝利。
話說回來,雖然村民是靠著濟公師父的斷橋、將軍的軍隊幫忙得救,但是,如果沒有這三個年輕人的啟動,村民也無法得救。
大聰如果沒有用弓箭嚇阻土匪,土匪可能在第一天就洗劫整座村莊了,大聰為村民爭取了時間。
如果不是中智煮了這一頓大餐,讓村民們享用,鼓舞了大家,小愚也無法開悟吹號角啊。
小愚的號角聲解救了大家,村民們都來感謝小愚,小愚說:『感謝濟公師父啊,感謝師父要我學習號角,雖然過去讓人看不起,但是現在大家都把我當做英雄看待啊。』,村民們聽了,也一同感謝濟公師父。
所以,濟公師父要你們做的事情,只要你們默默的做,總有一天成功的機會就會輪到你們,你們就要學習開悟,體會開悟以後的感受,
最重要的,就是要傻傻的去做,不計較得失的做,不管你的能力高低,不管你是聰明或者是愚笨,如果想要成功,都要如此去做。
所以啊,無論是宗教信仰,或者心靈的寄託都是沒有用的,凡事一定要自己啟動。
故事裡的三個年輕人,如果他們不聽師父的話,不願意去學習武藝、不願意學煮菜、不願意學吹號角,那他們還能夠有最後的成就嗎?
看看這個小愚,他的開悟讓他成為了英雄,村民是不是會對他刮目相看呢?他以後當然更有自信,這三個年輕人是不是都從怨嘆的心情,而轉為感謝濟公師父的心情呢?
在那個生死關頭的時刻,你會有什麼想法呢?那時求神拜佛有什麼用呢?如果自己不付出行動的話,就沒有任何辦法改變結局。
記得,凡事要自己啟動,自己做起。
唯有重視自己,事事看重自己,才能夠找回自己。
在這個故事裡有幾個涵義。
第一,是對於人生的失望,總是要到了生死關頭,人才會想到自己還有那麼多的事情還沒有做,在生活安逸的時候,誰能夠想得到,需要預先做好準備呢?
如果沒有濟公師父,三個年輕人又怎麼能夠做好準備呢?
第二,是人的實際,與人的時運不濟。
第三,"師~父~啊,當初為什麼不說得明白一點呢?",總是有人會這麼說。
這是要師父怎麼說得明白呢?
要如何說得明白呢?因為濟公師父也不知道後面的發展會是如何啊。
濟公師父是真的不知道。
濟公師父不知道有這麼一個生死的關卡,他雖然知道會遭遇土匪,但是他不知道後面會如何轉變,他只能用他知道的機會,去訓練這三個年輕人,
問題在於,萬一這三個年輕人不願意學習,那該要怎麼辦?萬一小愚因為對自己失望,而放棄了練習號角,那又要怎麼辦呢?
就算濟公師父斷了吊橋,那又如何呢?這一切的安排都是環環相扣的。
你們想想看,如果你們該要做的事情卻沒有完成,沒有跟隨師父的教導,沒有為我們的廟努力,沒有經歷那些經歷,如果就這麼放棄了,你們有沒有機會看到這背後一連串環環相扣的結果呢?
就像師父在七年前要靜歡從家庭主婦轉做職業婦女,要她出去找工作,如果她不願意的話,現在要如何負擔家庭暴增的龐大開銷呢?
後來師父又要她放棄一個升官的機會,要她轉換跑道到現在重用她的公司,才能就近照顧家庭、照顧孩子,如果她當時不願意的話,現在又是什麼樣的結果呢?
師父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一個原因,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布局的環環相扣,都是希望你們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
雖然有些事情神明可以幫忙,但是這樣的幫忙也容易讓人意志薄弱,容易讓人放棄了自己,不再依靠自己,
所謂天助自助者,神明幫助的,是願意自我啟動的人,師父給你們的,是啟動的機會。
日後你們的人生,是要成就或者是不成就,都是由你們自己作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