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佛的教導-修心與修口】(2)
◎ 濟公活佛,遊戲的心
古佛問:
「二月二日,是誰的生日?」
大家一同回答:「是濟公禪師的生日。」
古佛笑了笑說:
「我就說你們要不知道,為何知道咧?你們都說有修口,這樣不行啊。」,眾人笑了起來。
古佛說:
「來來來,你們認為濟世重要嗎?
我認為不重要,何為濟?何為世?濟就是,大家三點之心,一點之明,一點之口,一點之深,開深之悟。
你們常常在說自己的道有多深,你們認為師父是活佛嗎?這樣的功與名有用嗎?不用啦,要成名很簡單哪,你出去把衣服全脫了就成名了。」眾人又一同大笑了起來。
濟世的活動是個表相,更重要的,仍然是要明白動機,我們來到這裡的動機是為了共同的興趣,我們願意接受點醒,願意放下自我、虛心學習,我們願意敞開心來,尋找更深的參悟。
古佛說:
「濟公活佛為什麼叫濟公活佛?因為祂沈移在人世間、佛法人性中,不以常眾之現,所以你修口,我不修心,那就錯了。」
濟公活佛以佛法示現於日常生活的人性之中,卻不是用常人理解的方式呈現,因為打破了常人的思考方式,所以能夠點出人的盲點,
如果人們只想聽好聽的話語,還以為濟公活佛沒有修心的話,那就完全的錯了。
古佛說:
「我不修口,但我修心。
這心要如何修,就在如何看清自己、如何看清遊戲,把遊戲當做人生,你們就有佛心,佛心自然成佛。
外面都在傳說我有吃肉,你覺得我有吃肉嗎?你有沒有看到?
什麼是活佛?就是所謂:『你有看到我吃肉嗎?』,傳言嘛,當做遊戲嘛,那就好了嘛。有計較的需要嗎?
留一點時間,在我們之中,多一個笑笑人間。」
遊戲所以有趣,是因為挑戰帶來了成就感,挑戰越難,成就感就會越高,需要在一次一次重來的過程裡,累積經驗,加強應變的能力,也享受破關的樂趣。
遊戲是怎麼變得無趣的呢?大概是因為我們開始與別人比較成績、跟自己計較能力的好壞,失望的心情不想再努力,也失去了挑戰難關的鬥志。
心要如何去修呢?
試著看清楚自己是用什麼心情面對遊戲,把遊戲當做人生的一種比喻,遊戲結束時就要放下,昨天的心情就留在昨天,過去的事情就要釋懷,沈迷昨日的失敗心情裡,當然不容易有快樂,
跟自己的心比較,計較成績高低、比較別人的好壞,當然不會快樂。
什麼是濟公活佛遊戲人間的心情?
什麼是活佛?參悟這一句話:「你有看到我吃肉嗎?」別人的話語,就當做是一場遊戲,是要看清,是要放下,都是有所選擇,不必和自己計較一句話的真假,不需要折磨自己,要善待自己。
我們心裡「想像」的那些事,別人轉述的那些事情,真的都有發生嗎?值得牽掛嗎?能不能當做一場遊戲,讓它結束呢?
別把時間消磨在已經結束的遊戲裡,把人生的時間都留給自己,為自己完成的成就而笑,知道自己為什麼而笑,慢慢會明白濟公活佛的佛心笑容是如何來到,笑笑人間就會來到。
古佛說:
「所以以後你們會不會笑笑人間?會不會嚴肅人間?你們的廟會不會旺啊?
不知道~~
在活佛之中,在濟公之中,什麼事情都是不知道,只會看到,只會聽到,只會做到,遊戲人世間。」
在看到、聽到、做到之前,都是不知道,不必猜測,也無需煩惱,這就是遊戲人間。
人間要笑、要嚴肅,都是自己的選擇,與別人無關。
古佛說:
「因為在這裡,你們所做的,有做到,有看到,所以今天濟公活佛才會來看你們啊。
看到我,你們有一股心中之苦嗎?有沒有想哭的味道?
如果有,那就遁入佛門吧。
看到我,你們有沒有想笑的味道?
如果有,那你們就已經升天了啊~~
升天比較好?還是遁入佛門比較好啊?
當然是,不知道~~~。」古佛略帶點酒意的說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古佛拿起酒壺又喝了一口,說:
「你們覺得真正的活佛,真的會喝酒嗎?師父為什麼要喝酒呢?
因為酒喝下去才會顛走,講話才會有活力啊,拿酒來喝,才會把以前不知道的心重現人生,重現自身。
你們覺得師父有沒有重名利呢?」
「不知道~~」,大家都學聰明了。
古佛哈哈一笑說:
「喔,你們已經接近佛了,恭喜喔。」
遊戲的心,正是活佛不以常眾之現的人性佛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