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濟公道學習週報20210122

 濟公道學習週報20210116

主題:師尊的故事

        新的一年開始,師尊給了我們一個新的目標:成為濟公道的宣傳者。

         宣傳者,就從練習講故事開始,一個人先選一個故事練習,講那些師尊講過的小故事,就像這週阿嫣的故事,是不是很能打動人心呢?

         所以這次的主題,想邀請大家從分享師尊的故事心情開始練習,不需要把故事寫完,只要簡單說明一下是哪個故事,挑個小故事就可以,簡介一下故事的大概內容,自己聽了感受是如何,自己看到的故事重點在哪裡,自己有沒有什麼生活經驗,是可以與故事呼應的,

         與其聽過就忘記,不如聚焦,聚集思考在一個題目上,在一個故事上,更容易有所成長和改變,一起來挑戰ㄧ下自己。

===================

ㄧ、靜雙

《本週主題》師尊說故事:駱駝的故事

故事概述:

         老僕獲主子賞賜一隻死掉駱駝,駱駝皮毛珍貴,可製皮鞋皮包;老僕拿刀取皮,不一會兒刀鈍需磨刀才能繼續切割,可是磨刀石在500公尺遠的廚房,如果我是老僕該如何做呢?


靜雙感受:

         當下我直覺找推車拖去廚房,但忘記駱駝龐大,推車推不動,也想過找孔武勇士幫忙搬,找大卡車搬⋯。

        其實走趟廚房拿磨刀石到駱駝旁就解決,為何要繞這麼一大圈,勞師動眾且製造問題。😭


       故事裡的磨刀石就是濟公道,身體力行濟公道,行事明快,效率提升,還可以廣結善緣,和氣生財。

        以前不懂得運用變巧,工作壓力大就易起情緒,又擔心很多,易裹足不前。現在遇事會先冷靜三分鐘、穩住後再行動,朝解決問題邁進。

       天氣寒冷也要與大家共同學習模仿的靜雙敬上2021.1.11

===================

二、樂心

本週主題《濟公師父與猩猩》

濟公師父/領導者/開創者/執行者

         其實1個月的期限,是自己有思考過後的需求時間,但是否再執行的過程中,不論流言蜚短都能👉穩定自己的心情,按部就班的執行,執行過程中縱使被質疑,也要‘笑笑的應對’,甚至要做微調整👉以一週的觀察來斟酌是否需要增添些什麼,讓最終目的達到我們所需要。縱使被誤會,但...這不影響濟公師父個人的感受,我記得剛認識師尊時,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濟公師父讓人懷孕-忘記故事名稱)中間提及:很多事情不用想著立即去澄清,立刻想化解衝突,有時要等待時機。

———————————————

         這個我突然有個想法,當兩條平行線無法共創共同的理念,只能放寬心‘持續做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些事情其中一條線不轉彎,就不易有交集點,但...縱使轉彎了,但另一方面如果想要繼續維持巧妙的距離關係,就也只能再慢慢等待時機!

———————————————

         另外再這一則故事中,我看到的是👉學習模仿是一下子做得到的事情嗎(問號)猩猩也要透過學習模仿-喝酒10天,穿鞋15天😂(事情還是有分等級,因為難易度跟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同)

         學會一個有耐心的個性,好好的學,認真的學,回去不管是做生意,或是做老師教導孩子,都需要耐心,懂得用心學習,自然就會有耐性。

          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學習,就算知道要唸經、做好事、要有慈悲心,卻對自己沒有包容心,卻不能夠善待自己,這樣能夠改變人生嗎? (*)(這段是故事內容)

         這段完全是👉就是回去做學習,從自己做起。透過每一次在廟裡的感受(人事物),聽到的故事去思考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思考面向?沒有對與錯,而是當下思考過後,哪個是最適合的決定,而這些決定既然是自行思考過後的,就不易產生怨(因為這是自己做的決定)在過程中再學習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善待自己給予自己時間去學習

👉善待自己去感受每個不同的故事,多方體驗思考過後的感受。

         在廟裡雖然很常師尊問我們,都會一片空白(突然不知道要回答什麼,當作訓練自己的反應能力😄,在這裏都有學習思考不同面向的機會)

👉樂心 2021.01.12


===================

三、樂超

         上禮拜六回到廟裡聽師尊濟世,師尊請樂才師兄講了猩猩與濟公師父的故事給我們聽,後續又有了靜觀師兄補充,讓我更能明白要如何去解讀師尊告訴我們的故事,開始試著去融入故事角色,以不同角色的觀點出發去看事情,才發現原來一則故事裡面傳遞的訊息這麼多,就看我們怎麼去發現,很感謝靜觀師兄的補充。

         我從這則故事裡得到最多感受的事要「等待」和「以不同角度看一件事」,故事裡的濟公師父已經有說要給他30天的時間,在時間還沒到之前,村民就開始認為濟公師父在騙人,其實對濟公師父不公平,但卻又能夠理解村民的視角,當看到濟公師父做出了自己不能理解的舉動時,心中難免又會擔心是不是被騙,直到最後故事的結局才明白濟公師父的用意。

         有件類似的事剛好最近也發生在我身上,我跟同事晚上外出找客戶談公事,因為同事和客戶原本就認識,一坐下後他們就開始點餐吃東西聊天,沒有意識到今天是要談公事,事情先後順序錯了,當下的我其實是不能理解而且帶有情緒的,但當下突然想到這則故事和感受,我看著同事用餐速度其實也不慢,我就心想:會不會他其實也知道要談公事,只是太餓了?今天他跟我說過他身體不太舒服,會不會這其實是他的第一餐?是不是因為客戶要點餐,他怕如果沒有一起點餐反而讓客戶覺得尷尬?當我這麼想完之後,心中突然開闊許多,後來開始談公事時也沒有被事件的情緒影響到,順利完成任務。

而在最後送走客戶,我私下問同事以上3個問題,結果答案幾乎正確,心中直覺太神奇了,「等待」看見事情的全貌,再下定論,「以不同角度看一件事」理解不同角色的視角,同時給自己機會學習,以上是樂超的學習與分享。


===================

四、靜顛

《本週主題》師尊的故事—濟公師父與猩猩

         師尊點醒我們的事常會跳出我們有限的想像框框,因而對師尊產生OS,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就如同火烤椰子水一樣,當時競爭品牌非常多,市調數據也顯示主要集中在前幾名,再加上飲料界2-30年的幾位老前輩也斷定我撐不久。雖然當時忐忑不安(因為倉庫有滿滿的椰子水),但我知道師尊的教導必定有祂的道理,沒多久銷售很快衝到前幾名,跌破了這些前輩們的眼鏡,就一如師尊當初告訴我大膽備貨放心去衝。如果那時因為周遭條件而放棄,不但錯失好產品的機會,也沒辦法讓公司藉這機會因應銷售量突然大增所要培養的能力。

         每一位作主的領導人要有承擔別人的批評及質疑的勇氣,因為唯有作主的人知道自己的佈局,知道自己需要等待的過程。在這過程當中就必需讓跟隨打拼的人給他們時間調整腳步、給他們觀念建立認主、給他們用心一起努力實現美好的目標。

         師尊是廟裏我們的老闆,祂的佈局就像圍棋九段高手算到我們看不到的機會點,如果你也有懷疑人生的感覺,恭喜你,開始進入狀況了。如果你能突破改變所帶來的痛苦依照師尊指示的方向繼續邁進,那更要大大祝福離成功近了。


===================

五、靜甜

《本週主題》師尊的故事—貓頭鷹

         跟隨師尊將近有10年了,但真正融入師尊精神卻是不到一年。是緣分不到還是自己愚鈍,我想應該是自己愚鈍。這幾年來心裡ㄧ直有堅定的想法;我是師尊的門生,可算是死忠的門生,有事情師尊一定會指點我。但最近才了解,自己沒有起動,師尊如何指點教導你。

         拜讀貓頭鷹故事後,覺得跟師尊近期點我的問題有異曲同工之處。

         1.表達要清楚,重點要明確。產品好要賣得出去才是重點,推廣業務更要勇敢的表明自己的訴求及合作方式。

         2.學習角度:師尊教導要虛心、用心的傾聽,深入思考。

            在商場上:要圓融、實在、要布局。這真的是我最為欠缺的,需好好用心體會師尊教導並加以運用在業務上。

            在職場上:不擋人財路,對同仁要懂得略施小惠,需要有賞有罰,有威嚴而不是只有愛心。

            在廟裏:師尊的教導用心思考,學習反觀自省、角色融入、明白別人的動機。

         我深深覺得濟聖宮緣濟宮廟其實是「濟公EMBA」,除了有師兄姐可以相互學習模仿外,還有明師可以指點迷津及精準糾正錯誤。大家一起把握時間,起動自己配合師尊的腳步。不要像我一樣浪費了那麽多時間才發現寶就在身邊。以上跟大家共勉之,一起來學濟公道,推廣濟公道。

===================

六、樂可

《本週主題》師尊的故事—馬與驢

故事一:馬與驢都是主人的幫手,苦命的驢死了,驕傲的馬要背更多的東西包括驢,主人覺得原來馬可以做這麼多的事情,於是驢的工作都轉嫁到馬身上了。

故事二:馬通常載著高貴的東西,而驢載著日常貨物。在路上遇到了惡霸,馬堅持著要將貨物送達主人的使命必達因此慘遭毒手,驢子見苗頭不對馬上逃跑回到了主人家。

         從馬與驢的故事中學習到了對主人的用心使命必達,但不需要固執要變巧,同事間需要愛心與互助才能工作愉快。人與人的相遇都是有緣分的,有緣成為主從關係,有緣成為同儕關係都要珍惜緣分與學習。每次師尊都很有耐心的提點自己職場上的應對進退,就像之前的工作剛開始我是一隻驕傲的馬,無預警的另一個同事突然就不來上班了,公司也因為種種的關係補人不順利,於是一個人要做兩個人的事情,與主管的關係也變的很微妙。於是我學習到了:

1. 認主:認主是從心底服從,尊敬主管,感謝他給我一份工作薪水,放下驕傲的馬的我執,放下自己太多的意見,老闆交辦的事項使命必達,不計對錯的做。

2. 動機清楚:回歸到事件的目的是什麼?我為何而做?當我們清楚動機的時候,那關於“我”的聲音便會減小而專注在解決事情本身。

3. 學習開口:對同事開口對老闆開口,開口不是將問題丟給別人,而是尋求解決的方式,開口的同時將動機放在事情本身而不是從我的角度出發去溝通。

4. 變巧:不要讓堅持變固執,而是給自己時間用心與觀念,讓堅持變成變巧,然後在每一個困難中時時股鼓勵自己,用濟公道的思維處理事情。

5. 共同興趣:同事間相處需時懷感恩相處之心,以濟公道觀念渲染身邊的人,大家得以有共同興趣共同語言,面對工作的挑戰必定可以互相協助。

         感謝師尊的疼惜與教導,所教的道理讓人心服口服,將濟公道用在生活中工作中都是十分受用的,啟動自己之後明白動機,學會認主,學習開口與變巧,在默默實行的過程中,一點一滴都在累積著我們的善緣與思維,然後將濟公道的故事與道理分享給更多的人,讓大家都啟動自己。


===================

七、靜清

《本週主題》師尊的故事之和尚與老虎🐯

故事大意:

         有個和尚決定到一個村莊修行,濟公師父告訴他去到哪裏絕對不能救任何人包含任何動物,如果你救了人或動物,日後你就必須知道如何自我忍耐。對和尚而言『我是修行的人,怎麼可能見死不救呢?』他一輩子的教育與訓練就是奉獻、捨身與救世的惻隱之心,他心裡還是堅持一定要拯救眾生⋯

         有一天,濟公師父請和尚造一艘大船,並說明這艘船只能承載二十個人的船,這是為了日後可以救人。因和尚一顆善心,當然答應,他開始每一天認真的打造師父要的船,經過一年之後,這一艘船終於完成了,有一天,颱風來襲,強勁的風雨導致山洪爆發,大水從山上沖刷下來,和尚趕忙開船,並且呼喚村民們上船避難,但是村子裡有三十人,遠超出了船能負荷的人數***這船原本只能載二十個人***他想起了師父交代他不可救人的事,但是急難之際,他沒有選擇,也沒有時間多想,還是盡力把所有的村民都救上船,這時船上有二十九人,因為人數過多,這艘船在大雨中搖搖晃晃,勉強的航行著。

         走著走著,和尚看到河中的浮木上趴著一隻老虎,他忘了師父說不可以救動物的交代,他毅然決然跳入河中,把老虎救上了船,船上的村民們看到老虎感到害怕,而老虎也是同樣害怕,牠緊繃的憤怒吼叫著,不讓眾人靠近牠。等到和尚從老虎身後爬上船的時候,老虎驚恐之餘,竟然轉身就一口咬下了和尚的一隻臂膀,和尚痛得暈了過去,往後一仰就摔入了河中,眾人這時一擁而上,合力把老虎推下了船,但也只能遠遠的看著湍急的河水,把和尚和老虎捲入了河中的漩渦⋯⋯

          聽了這故事讓我想起在生活中總是有些朋友老是抱怨生活有多苦、工作不順啊、家庭不和諧⋯等眾多問題,總是會忍不住給個建議可以怎麼做,但往往做了效果還沒達到,又開始抱怨,都是誰誰誰叫我這樣做的⋯早知道就不要聽他的⋯,哎呀!原本想幫他一把的確變成是我的問題。其實(或許)對方只是想找個可以抱怨傾聽的對象而已,說完就沒事了,也有可能是習慣這樣的生活方式並沒有想要改變什麼,覺得改變不了了。

         所以,現在我也學聰明了,別讓自己也陷入他人的故事裡,傾聽完也要了解對方的動機,只是單純的抱怨呢還是想尋求問題找方法解決,如果只是單純抱怨就聽聽就好也不用給建議,順著他也不會與對方對立,如果是有想要改變調整現況的才會提供意見。


===================

八、樂水

《本週主題》師尊的故事—和尚救老虎,卻遭反咬

         一開始拿到濟公禪緣時,翻開沒多久,最開頭的這個故事就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因為剛好前一陣子在工作上遇到一個滿大的困難與挫折,即便我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已走出那個低谷,但潛意識裡卻還沒跳脫憤怒、沮喪、不甘等負面情緒,一個人的時候就容易會被負面情緒所壟罩。所幸還有樂本與家人的支持、鼓勵,所以能盡可能靜下心把當下工作做到位,但實際上我知道自己每天都很痛苦,對於別人的建言,也只是左耳進、右耳出,無法跳脫負面情緒。


         然而,在看到這故事時,我不禁冒出一陣冷汗,試想我自己是不是那咬了和尚的老虎(剛好我也屬虎@@),我們在痛苦的時候,反而很容易傷害到最想幫助我們、最愛我們的人。這個故事啟發了我一定要學習怎麼放下這些糾結、這些自責,專注於當下的生活才是正道,也因此讓我更饒有興味地將整本書細細品完,真的很感恩 師尊與師兄姐們的分享與開導,也感恩 靜觀師兄將這些啟發人心的智慧錄集成冊,讓更多人能學習師尊的智慧與恩澤。


         以上分享 : )


===================

九、樂研

《學習週報 -放下的故事   》

        學習的濟公道的時間沒有很久,最近也因缺人而一直加班無法去濟世同樂,但真的很喜歡聽師尊說故事,即使同樣的故事每次看都有不同的體會,這次迷上"放下的故事" 因為分了七部(像在追劇一樣),每一部有各自表達的含義和重點,但總歸還是回到師尊一直在告訴我們的「給 無所求」「做 就對了」,濟公師父從故事一開始失去了酒壺、佛珠…到最後只剩一條內褲,看似一直失去,實則是在因緣佈局,故事中的濟公師父並沒有用法力去拿回失去的東西,也沒有用法力懲罰員外或廚師,反而促成一段佳緣,真的很精采,完美呈現「濟公活佛沈移人世間,佛法人性中,不以眾人現」的意境。

         但又不僅讓我思考「給」該怎麼給,要給什麼,這時又想到師尊說的「做 就對了」,當自己遲疑時可能就往往錯過了最好的時機!在職場上一直覺得自己在給耐心,面對太后級和皇上大老爺層級的病人,總耐著性子與之周旋,但每次結果都是自己內傷慘重,很不開心,還要看著老闆與主管上演"甄嬛傳",現在瞭解除了給耐心也該給"更多"同理心,學會一笑置之,真的不要太在意別人說的話,然後把"甄嬛傳"當成繁忙工作中的小娛樂小確幸,雖然師尊說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但這是真的><),就當是追劇好了(到底是多愛追),以前的我有點嫉惡如仇,覺得你怎麼對我我就怎麼對你,對看不慣不喜歡的人,我不太干涉也不太幫忙,也曾幫她們取名"老屁股學姐"、"腦筋轉不過來學姐",但學濟公道後,盡量讓自己不對立,不比較,也的確發現她們沒有那麼糟,這是我的給自己,自己對他們改變態度想法後,發現她們態度也改變了,覺得開心也感動 ;在家庭上面對小人們與先生也一直覺得自己很有耐心,可是後來才發現是大大不足,在與先生的溝通上我應該要更直接且更有耐心,讓他知道我的想法和感受,而小人們我一直給不夠時間所以導致耐心也有限,這方面我還在努力調整中,希望自己和小人們能越來越好,現在就是每天努力啟動自己,讓自己開心🤘


===================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進香活動心得分享整理

濟聖宮緣濟公廟,2020年九月十九日門生進香的感想心得整理如下。 (1) 葉鐏銥 活動後分享一下感受:在高速公路看到賓士五八車牌車隊就非常感覺親切,尤其左邊綁的紅條子更加熱情,油門不知不覺一直踩下去,內心一直嗨起來,等到清醒的時候速度已經到了170,測速器也一直響已經超速了已經超速了,耳朵有聽到但是心未執行降低踩油門的速度,不知道過得定點的測速照相機,是否留下深刻印象,萬能師尊是否讓測速照相機能夠忘了我們的車速, 感謝我們的委員會這些委員認真的策劃細心的規劃,主委和羽副主委悟國帶領的靜子和靜紅安排車子的乘客人員和桌次安排非常辛苦謝謝您們,主持大哥安排晚餐菜色還有康樂打擊樂團辛苦了, 熱情來參與共同興趣的門生有你們的參與感受大家的熱情,最後也謝謝最疼愛我們的師尊提供每次戶外參與的活動的贊助經費,讓我更多的休閒娛樂結合家庭的活動, 這次參香活動,濟聖宮緣濟公廟讓我感到與師父在一起出門光榮尊貴! (2) 悟靈機 以前進香,濟公禪師的佛扇,有時候會因某因緣而斷扇,但是............................. 這次進香非比尋常,氣勢磅礴,瑞氣千條,有一尊濟公禪師,剛出廟門,扇子就被弄斷,扇子斷掉,這情形不是沒發生過! 住持我有恃無恐,馬上將扇子換新,會發生總是有原因,早在我預料之中,真是神算。(可是人算不如天算) 全程在歡樂參香順利下,回駕。 進喔!進喔!進喔!門生很嗨的喊著。 神尊一尊一尊由門生手中接龍似的回歸原位。 突然,有一尊神尊扇子斷了,怎麼又是同一尊,扇子早上才換新,下午回廟,新的不是變舊,而是變短,因為又斷掉了。 斷一次也就算了,居然同一尊,佛扇連斷兩次。 更神奇,突然,又有一尊報到,無ㄧ不成二,扇子也斷了。 害我頭直搖,像似要降駕的樣子,無奈,莫非是天意。 但是,想到師尊教我們濟公道,就是不怪東怪西,事情發生了,就要面對問題,去解決問題,所以啦,在午夜時分,獨自的我,趕快替兩尊濟公禪師裝上新的佛扇。 功德圓滿。 附記:那尊濟公禪師以前有斷扇紀錄,連同進香當天,總共斷了4次,可能祂不愛木頭製的,所以這次改換金屬製的佛扇。 (3) 靜顛 在進香活動前聯絡這三間廟的主委時,每一家都會告訴我他們知道是「那一間賓士車隊的廟」,儼然「賓士車隊的廟」已經成為我們廟的稱呼了。 這次的車隊數量又比上次多出2倍以上,人數也是倍數成長,在葉董的帶領與靜羽的細心規劃下

濟公解心

師父說: 『人要知道修口的重要性,要去做,千萬不要口出狂言,不要口出惡言。 面對工作上惡劣的環境,種種讓人煩心的事情,要感謝這個工作、感謝這個環境給我們機會修口,要時時記得修自己的口,遇到事情時不要情緒失控,不要出口傷人。 如果還沒有學會修心,就要知道如何"解心",如何讓自己的心能夠解套、能夠放鬆。想要解心,就是要修自己的心性,就要知道什麼是"行為",以及"人為"。 "人為",就代表你讀過的書,肚子裡的學問,整體表現在外的智慧,這智慧就叫做"人為"。 "行為",就是你所做一切的結果,行為會影響未來你要做的一切事情。 人為與行為,就是你們要學會的分別,才有正確的心態。 舉個例子,與很多朋友一起去吃飯是件快樂的事情,就要營造那個愉快的氣氛、感受,不要因為一點不如意就說出破壞氣氛的話。好像師兄師姐們一同來到廟裡,既然有機會相聚,就是要同樂,那就保持著這個想法,就是人為。 你們為什麼要來和師父說話?就是為了用心、為了用智慧學習如何看自己,修自己的心性,修自己的人為和行為,行為就是結果,而人為是可以被改變的。 所以師父總是在教導你們的人為,就是為了改變你們的行為,所以先要有快樂的想法,你的行為就會完全不同了。』 人說"事在人為",我們學習模仿,提升了智慧之後,表現出來的智慧也就不同,行為也會不一樣,原本受到執著綁住的心,就有可能解套,就是師父說的 ” 解心 ” 。 師父說: 『說到個人的行為,你們的"心性"和"人為"如果沒有修到位,你們就沒有辦法擁有足夠的熱誠。 心看智慧,智慧看心, 這就是說,心是看著智慧啟動行為,而智慧也照看著心的安定,但是要如何保持這智慧的"人為"可以不斷的照看著你的心呢?就是要有足夠的熱誠。 師父說的三個階段:心、智慧,與熱誠。 你的熱誠如果不斷,你的智慧就能夠時時看到你的心在哪裡,看到自己的欠缺在哪裡,這就是熱誠的重要所在。 有了熱誠,就能夠克服情緒、習性、和自己的個性,行為也就不同,就是在這樣的思維之中,轉變你們的心態。』 熱誠推動了智慧與心,師父說,心、智慧、熱誠三者相互輔助,幫助我們修了"人為",然後改善了我們的行為,熱誠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師父說: 『對人生不可以失望,對於人生,你可以暫時的忘起

濟公道的經濟養生道德

人生每一天辛苦的工作為的是什麼呢?面對工作,又要如何才能保有鬥志,並且 快樂地 面對生活呢? 師父問門生: 『 在 濟公道 之中,有 三大根本:經濟、養生、道德,你認為哪一個比較好呢?』 門生回答:『養生是基本,有了身體健康才能拼經濟啊。』 師父搖了搖頭說: 『如果你沒有賺到錢,你要如何養活自己?如果養活有困難的話,就更別談到養生,如果你沒有賺到錢, 又 要如何談道德呢? 好比說, 師父問你,如果一個產品原本是賣五元,但是這個產品現在缺貨,大家都在搶購,而你剛好 需要賺 錢,所以你把價格拉高到了一百塊,這樣符合道德嗎?』 門生想了想,心裡有些猶豫。 師父於是接著說: 『這就是師父說的,先要有經濟,才會有道德,在經濟的"利益"之中,沒有道德的分別。 只要我們沒有刻意欺騙別人,經濟 也 只是市場機制的運作,在商言商,市場機制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在貨源不足時,價格抬高,而庫存過多時,我們也必須降價求售,這都是做生意的基本原則,自己也要明白甘願 ,所以這時就不需要考慮道德 , 因為 市場行情時時都在改變,要懂得變通,要知道如何靈活調整方法,才能夠應對時時改變的局勢。 做人也是一樣,如果一個人欺騙、胡鬧,那就失去了道德的分別,在社會上,就要知道你是如何與朋友相處,要知道你自己的感受,要思考如何在生活之中做到道德的分別,要知道如何符合道德,也要知道哪些行為是違背道德的,只做你自己該做的事情。』 在 經濟之中,賣賣雙方本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商品價格的調整與 道德 無關 ,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要適時分別經濟與道德的不同 。 師父說: 『有的時候,你雖然明知 做生意的 願打願挨,卻又覺得自己做錯 了 事情,這個時候,你只是需要學習 與 分別 經濟和道德的不同 ,你心裡就不會困惑,你就能夠快樂了。 就像 是 每 一 天領公司薪水,就是快快樂樂去工作,該做什麼就去做,該承擔就承擔,不需要一直擔心下屬有沒有認真做事,不需要在無謂的擔心之上,浪費了自己的青春,也浪費別人的時間, 人生,就要有鬥志,如果失去了鬥志,如果不能滿足自己,遇到逆境和困難的時候,這個人就要失敗,所以你要滿足自己,要找到自己的鬥志,每一天就是讓自己充滿開心的感受。你的心情雖然有改善,但是每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