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每一天辛苦的工作為的是什麼呢?面對工作,又要如何才能保有鬥志,並且 快樂地 面對生活呢? 師父問門生: 『 在 濟公道 之中,有 三大根本:經濟、養生、道德,你認為哪一個比較好呢?』 門生回答:『養生是基本,有了身體健康才能拼經濟啊。』 師父搖了搖頭說: 『如果你沒有賺到錢,你要如何養活自己?如果養活有困難的話,就更別談到養生,如果你沒有賺到錢, 又 要如何談道德呢? 好比說, 師父問你,如果一個產品原本是賣五元,但是這個產品現在缺貨,大家都在搶購,而你剛好 需要賺 錢,所以你把價格拉高到了一百塊,這樣符合道德嗎?』 門生想了想,心裡有些猶豫。 師父於是接著說: 『這就是師父說的,先要有經濟,才會有道德,在經濟的"利益"之中,沒有道德的分別。 只要我們沒有刻意欺騙別人,經濟 也 只是市場機制的運作,在商言商,市場機制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在貨源不足時,價格抬高,而庫存過多時,我們也必須降價求售,這都是做生意的基本原則,自己也要明白甘願 ,所以這時就不需要考慮道德 , 因為 市場行情時時都在改變,要懂得變通,要知道如何靈活調整方法,才能夠應對時時改變的局勢。 做人也是一樣,如果一個人欺騙、胡鬧,那就失去了道德的分別,在社會上,就要知道你是如何與朋友相處,要知道你自己的感受,要思考如何在生活之中做到道德的分別,要知道如何符合道德,也要知道哪些行為是違背道德的,只做你自己該做的事情。』 在 經濟之中,賣賣雙方本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商品價格的調整與 道德 無關 ,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要適時分別經濟與道德的不同 。 師父說: 『有的時候,你雖然明知 做生意的 願打願挨,卻又覺得自己做錯 了 事情,這個時候,你只是需要學習 與 分別 經濟和道德的不同 ,你心裡就不會困惑,你就能夠快樂了。 就像 是 每 一 天領公司薪水,就是快快樂樂去工作,該做什麼就去做,該承擔就承擔,不需要一直擔心下屬有沒有認真做事,不需要在無謂的擔心之上,浪費了自己的青春,也浪費別人的時間, 人生,就要有鬥志,如果失去了鬥志,如果不能滿足自己,遇到逆境和困難的時候,這個人就要失敗,所以你要滿足自己,要找到自己的鬥志,每一天就是讓自己充滿開心的感受。你的心情雖然有改善,但是每天都...
師父說:「有一個小和尚,他總是自信的對濟公師父說:『師父啊,我這樣用心的修佛,每天唸經、唸佛到三更,常常和老和尚討論佛法,而且我堅守著戒律,善的戒律。』 有一天,他和老和尚、濟公師父一起出門,他們一路邊走邊幫助別人,當他們來到一條小河,遇到兩位美麗的姑娘,說起話來嗲聲嗲氣的,姑娘一看到他們過來,就急著說:『幾位師父,可以背我們過河嗎?我們想要過河,卻怕弄濕了衣服,我們不敢過河啊。』 小和尚立刻就說:『我們要注重戒律,不可以哦,一定要守規矩,就算是善舉也一樣。』 但是老和尚和濟公師父兩人卻是爽快的應了一聲"好!",各自背起了一位姑娘就準備要過河。 小和尚一看,他說:『怎麼可以這樣!一個是得道高僧,一個是修道中人,怎麼可以呢?』 走了一小段路後,老和尚背上的姑娘說:『哎呀,師父您好辛苦,都流汗了,我趕快幫您擦一擦汗。』,另一位姑娘,也給濟公師父抓了抓肩膀,按摩一下,濟公師父好高興,老和尚也是滿臉笑嘻嘻。 走在後面的小和尚,看得一肚子火,他嘮嘮叨叨的唸著說:『戒律啊戒律啊,你們怎麼可以這樣,不可以近女色啊,為什麼一個擦汗,一個還按摩呢?這怎麼可以!』 兩個姑娘一陣輕聲細語,『哎呀,師父累不累啊,好辛苦哦。』,一個姑娘還問老和尚說:『我會不會很重啊?』,老和尚笑說:『不會不會!』,另一位姑娘說:『聖僧啊,要不要喝口水啊?我再幫您擦擦汗。』 小和尚這時更生氣了:『修道修成這樣,真是六根不淨!』 老和尚背上的姑娘真的重,就快要從背上滑下來了,只好兩手用力把姑娘托了一下,這個時候,老和尚摸到了什麼呢?」 有人說了:「是屁股!」 師父扇子一揮,笑說:「哎!是仙桃啦,不要亂講,所以老和尚把姑娘托了兩下,姑娘把老和尚抱得更緊了,這個小和尚瞪大了兩眼,說:『哇!怎麼可以這樣!』,看到別人做了自己不能做的事情,他實在是無法接受。 好不容易到了對岸,兩位姑娘熱情的跟兩位師父握了握手,還說有機會要來照顧她們的生意哦,『阿彌陀佛~』,濟公師父和老和尚只是淡淡的回了這一句話,兩位姑娘就離開了。 小和尚越想越生氣,他終於忍不住問了:『你們怎麼可以接近女色,這樣做是犯了戒律啊!』 老和尚和濟公師父異口同聲的說:『我們哪有犯戒?』 小和尚質問說:『你們剛才背這兩個姑娘,還摸來摸去,這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