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濟公道的經濟養生道德

人生每一天辛苦的工作為的是什麼呢?面對工作,又要如何才能保有鬥志,並且 快樂地 面對生活呢? 師父問門生: 『 在 濟公道 之中,有 三大根本:經濟、養生、道德,你認為哪一個比較好呢?』 門生回答:『養生是基本,有了身體健康才能拼經濟啊。』 師父搖了搖頭說: 『如果你沒有賺到錢,你要如何養活自己?如果養活有困難的話,就更別談到養生,如果你沒有賺到錢, 又 要如何談道德呢? 好比說, 師父問你,如果一個產品原本是賣五元,但是這個產品現在缺貨,大家都在搶購,而你剛好 需要賺 錢,所以你把價格拉高到了一百塊,這樣符合道德嗎?』 門生想了想,心裡有些猶豫。 師父於是接著說: 『這就是師父說的,先要有經濟,才會有道德,在經濟的"利益"之中,沒有道德的分別。 只要我們沒有刻意欺騙別人,經濟 也 只是市場機制的運作,在商言商,市場機制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在貨源不足時,價格抬高,而庫存過多時,我們也必須降價求售,這都是做生意的基本原則,自己也要明白甘願 ,所以這時就不需要考慮道德 , 因為 市場行情時時都在改變,要懂得變通,要知道如何靈活調整方法,才能夠應對時時改變的局勢。 做人也是一樣,如果一個人欺騙、胡鬧,那就失去了道德的分別,在社會上,就要知道你是如何與朋友相處,要知道你自己的感受,要思考如何在生活之中做到道德的分別,要知道如何符合道德,也要知道哪些行為是違背道德的,只做你自己該做的事情。』 在 經濟之中,賣賣雙方本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商品價格的調整與 道德 無關 ,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要適時分別經濟與道德的不同 。 師父說: 『有的時候,你雖然明知 做生意的 願打願挨,卻又覺得自己做錯 了 事情,這個時候,你只是需要學習 與 分別 經濟和道德的不同 ,你心裡就不會困惑,你就能夠快樂了。 就像 是 每 一 天領公司薪水,就是快快樂樂去工作,該做什麼就去做,該承擔就承擔,不需要一直擔心下屬有沒有認真做事,不需要在無謂的擔心之上,浪費了自己的青春,也浪費別人的時間, 人生,就要有鬥志,如果失去了鬥志,如果不能滿足自己,遇到逆境和困難的時候,這個人就要失敗,所以你要滿足自己,要找到自己的鬥志,每一天就是讓自己充滿開心的感受。你的心情雖然有改善,但是每天都
最近的文章

故事:小和尚的戒律

師父說:「有一個小和尚,他總是自信的對濟公師父說:『師父啊,我這樣用心的修佛,每天唸經、唸佛到三更,常常和老和尚討論佛法,而且我堅守著戒律,善的戒律。』   有一天,他和老和尚、濟公師父一起出門,他們一路邊走邊幫助別人,當他們來到一條小河,遇到兩位美麗的姑娘,說起話來嗲聲嗲氣的,姑娘一看到他們過來,就急著說:『幾位師父,可以背我們過河嗎?我們想要過河,卻怕弄濕了衣服,我們不敢過河啊。』   小和尚立刻就說:『我們要注重戒律,不可以哦,一定要守規矩,就算是善舉也一樣。』   但是老和尚和濟公師父兩人卻是爽快的應了一聲"好!",各自背起了一位姑娘就準備要過河。   小和尚一看,他說:『怎麼可以這樣!一個是得道高僧,一個是修道中人,怎麼可以呢?』   走了一小段路後,老和尚背上的姑娘說:『哎呀,師父您好辛苦,都流汗了,我趕快幫您擦一擦汗。』,另一位姑娘,也給濟公師父抓了抓肩膀,按摩一下,濟公師父好高興,老和尚也是滿臉笑嘻嘻。   走在後面的小和尚,看得一肚子火,他嘮嘮叨叨的唸著說:『戒律啊戒律啊,你們怎麼可以這樣,不可以近女色啊,為什麼一個擦汗,一個還按摩呢?這怎麼可以!』   兩個姑娘一陣輕聲細語,『哎呀,師父累不累啊,好辛苦哦。』,一個姑娘還問老和尚說:『我會不會很重啊?』,老和尚笑說:『不會不會!』,另一位姑娘說:『聖僧啊,要不要喝口水啊?我再幫您擦擦汗。』   小和尚這時更生氣了:『修道修成這樣,真是六根不淨!』   老和尚背上的姑娘真的重,就快要從背上滑下來了,只好兩手用力把姑娘托了一下,這個時候,老和尚摸到了什麼呢?」   有人說了:「是屁股!」   師父扇子一揮,笑說:「哎!是仙桃啦,不要亂講,所以老和尚把姑娘托了兩下,姑娘把老和尚抱得更緊了,這個小和尚瞪大了兩眼,說:『哇!怎麼可以這樣!』,看到別人做了自己不能做的事情,他實在是無法接受。   好不容易到了對岸,兩位姑娘熱情的跟兩位師父握了握手,還說有機會要來照顧她們的生意哦,『阿彌陀佛~』,濟公師父和老和尚只是淡淡的回了這一句話,兩位姑娘就離開了。   小和尚越想越生氣,他終於忍不住問了:『你們怎麼可以接近女色,這樣做是犯了戒律啊!』   老和尚和濟公師父異口同聲的說:『我們哪有犯戒?』   小和尚質問說:『你們剛才背這兩個姑娘,還摸來摸去,這當

濟公騎馬的故事

這是一篇因為啟動而來的筆記。 ● 榴槤與足球   一位師兄坐了下來,師父問:「一個人的頭如果被榴槤打到,或是被一顆足球打到,是哪一個比較痛?」   師兄想也不想的回答:「榴槤」   師父笑說:「不錯哦,確實聰明,其實是他的頭比較痛啦,榴槤怎麼會痛。   所以頭被榴槤和足球打到,是哪一個比較痛?」   師兄笑了笑說:「頭比較痛。」   師父說:「現在你知道這其中的邏輯清楚了,你也知道這其中的來來去去,為什麼每次都要選擇一條最差的路呢?為什麼不能與人協調呢?人與人之間,只要有一份熱情、感情,不管什麼事情,都可以說得開,何必一定要把話說成難聽的感受呢?為何呢?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有人說:『萬一人情留了一線,別人卻不給我看見呢?那我還要留人情給他嗎?』,我們可以看見自己,看自己那些快樂的時刻啊,你們為什麼總是在意別人說的話語,別人說的話語真有那麼重要嗎?   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你想要什麼,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去執行什麼,那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不管是榴槤打到頭、足球打到頭,痛的其實是自己的頭,只是我們太過關注那些傷害我們的事物,卻忘了這身體才是真正需要照顧的地方。   就像眼睛看到別人輕蔑的表情、耳朵聽見別人一句傷人的話,眼睛和耳朵會痛嗎?其實不會,問題不在於別人是如何表情、如何說話,問題是在自己的心,不斷糾結別人的表情、說話,常常是自己在虐待自己,因為還沒學會如何善待自己,所以人與人之間總是對立,所以恩怨是非難斷,因果也難斷。   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忠於自己,執行自己的動機,感受就會完全不同,不去在意別人的一言一情,才能夠留下人情。   要記得,真正痛的,是頭啊。 ● 一言一行,都有教導   「來來來,你過來。」,師父這時忽然指著兩排座位後的一位門生,要他走到前面來,於是門生試著穿過座位區,想要直接走到師父面前。   師父說:「沒禮貌,重來,從座位的出口繞過來。」,門生於是重新走了一遍,師父這才點點頭讓他回去。   師父於是對師兄說:「你看,這就叫做交情,人與人之間如果沒有交情,那就是刁難,如果是有交情的人,那個人怎麼走都可以啦。   聽懂了嗎?師父不是故意刁難他,而是在教你們,什麼叫做人情世事,有交情,什麼都好說,沒有交情,什麼都不用說,聽故事吧。」

明心見性的故事

明心見性的故事   人生的圓滿是什麼呢?   是事業的成就高低嗎?是生意的業績好壞嗎?是貴人運的有或無嗎?是賺錢的多與少嗎?    許多的人到廟裡燒香拜拜、求神問卜,求的多半就是那些問題了,彷彿那些問題,都是需要靠別人幫忙,   人們往往以為:   得不到貴人,是因為自己的運氣不好,所以事業難以有成、不受重用,   總是犯小人,那些小人太過自私執著,導致我的事情困難重重,難以成功。   這樣的人生能夠圓滿嗎?他也只能被動的等待,只能碰碰運氣了,看看何時可以遇到貴人,看看何時可以遠離小人。   懷著這樣的想法去接觸信仰,他的心裡都是求,求轉運、求解厄,一旦求不到,他就會批評、就會離開,指責這個信仰有問題。   其實不是信仰的問題,那是人心的問題。 ※ 信仰,重『信』字   信仰,是追求相信自己的過程,偏偏人們不敢相信自己的選擇,害犯自己會犯錯,害怕面對過去,不願意看見自己的缺點,難以承擔,   『難以承擔』是說不出口的痛苦,只好把問題都移轉給別人。   無法託付自己,只好託付、相信別人,最後仍然會埋怨自己,埋怨自己託付了錯的神、錯的人。   其實,我們只需要託付、相信自己,   但是我們需要改變,我們需要學習改變的方法,   什麼方法呢?就是佛法。 ※ 佛法,重『悟』字。   佛,是覺悟者,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   佛法,就是覺悟的方法,就是修行福德與智慧,修行圓滿的方法。   悟字,是為吾心,卻不是他心,一切問題的答案,都是往自己的心裡去找。 ※ 先看見自己的心是如何作用的,觀照自己的心,觀照它是如何看見一件事、如何聽見一句話,然後起了情緒,然後受到情緒的控制,然後把學過的道理放到了一旁,這樣的心是不穩定的。   看見了心的『不穩』,就知道要修『穩』,所以要時時拿出佛法修心,不斷的提醒自己,時時觀照自己,只要看見心中對立的念頭,就放下,看見心中有比較的念頭,就放下,耐心的臣服自己的心,這便是見心而後修心的過程。   為什麼『對立』總是會傷害折磨自己? ※ 因為,如果是別人對了,就代表我錯了,『我』怎麼能夠接受呢?只好不斷防守自己,做出驕傲的姿態,卻不願意去找出突破僵局的契機,也無法拿出熱情去攻下別人的心防,所以不要對立,不要想著誰對、誰錯,濟公道裡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 ※ 所以先要修心,修一個『善待自己』,接納自己的一切過往,   接納了,就是承擔的開始,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