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師父說:
「有一個皇帝,有一天他對所有的王爺公候們說:『以後有什麼好處,我都要與你們平分。』,但是,做為一個皇帝,他的地位在眾人之上,他真的有可能與王爺們平分嗎?
就算他在嘴巴上這麼說,但是他心裡的慈悲心隨時都可能變卦,人說伴君如伴虎,心情隨時都會改變,你們認為這些王爺,真的就會死心塌地的效忠嗎?
如果你是這個王爺,當你的皇帝願意跟你們平分賺來的錢,你會不會覺得很開心呢?你的心情是不是會抱著期待呢?
有一天,這個皇帝說:『來來來,我們把賺來的錢分做四份,跟大家論功行賞。
第一份要分給誰呢?
論地位,我是地位最高的人,所以第一份應該先分給我。』,
你們說合不合理啊?當然合理,接下來要分第二份了,你們覺得,會不會分給你們呢?
皇帝說:『論能力,我是你們之中,能力最好的,也最受人敬重的,所以這一份也是我的。』
好吧,他是皇帝,分兩份也是正常的事情,那分到第三份,有可能會分到你們嗎?
皇帝說:『論努力,這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因為我在指揮,才有這些成果,這一份還是我的。』
剩下最後一份了,這下子,總該輪到你們了吧。
皇帝這時說:『最後一份,誰敢拿!?』,皇帝的表情嚴肅的拉了下來。
在這個時候,你們敢拿嗎?
當然沒有人敢,於是四份財物都被皇帝拿走了。
在這個時候,如果你是王爺,你的心情放得下嗎?是要平靜的回到自己原來的生活?還是心裡另做打算呢?」
師父讓大家想了想,有門生說:「心裡要有所打算。」
師父搖搖頭說:
「這就是你們必須想通的地方。
你們沒有什麼需要打算的,皇帝如果願意分給你,算是你的福氣,如果不分給你,那就代表你的努力付出,就是你原本該做的事情,
沒有什麼需要打算的,除非你自己能做皇帝。
無論皇帝對你有或沒有賞賜,無論你要怎麼做,都不可以背叛皇帝,皇帝就是一國之尊,你想要他的賞賜,除非你懂得如何說話,讓皇帝願意主動賞賜你,否則,絕對不能因此反叛,畢竟皇帝的資源比你多得太多,那不是你能夠抵抗的。
不管皇帝想要做什麼,你的一切行動就是要配合皇帝,要符合皇帝的心思,這就是君臣之道。
你們跟隨師父,師父教導你們走的,就是不同於一般人的道路,你們就要做不同於常人的思想。
如果王爺能夠放下『跟皇帝平分』的念頭,能夠轉變一個念頭,一切都是自己要進貢給皇帝,這個心態就會全然不同了,感受也會完全不一樣,從『為什麼我做這麼多,卻不分給我。』變成『我自己要進貢的』,這是完全不一樣的心。」
古時候講進貢,指的是一些邊疆小國,每年都要進貢財物給大國,一方面感謝大國過去一年的照顧,二方面也祈求大國來年不會攻打自己,這就是進貢的意義,進貢換來的是大國的保護。
進貢的,是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把它當做自己份內的事,也是為了感恩公司、長官對我們的照顧和栽培。
師父說:
「人總是在和自己的心比較和計較。
所以,要學濟公道,就要練到自己的心裡沒有計較,心裡沒有比較。
無論別人是怎麼談祭改、改運,師父講的道理,永遠是在教你們如何讓自己的心可以努力打拼,教你們如何堅強自己的心,每一天都要讓自己的心沒有比較。
『為什麼我做了這麼多,卻沒有得到好處。』,不要這麼想,
沒有什麼做得太多,這一切的做,都是進貢,只要你們調整了心態,就不會跟自己的心比較,
『哎呀,我的心是如何如何的煩啊。』,不要這麼想,
每一天都要提醒自己的心,要耐心的等待,等待時機來到,
每一天就是好好的過一天,
每一天要思考自己的布局,如何布得漂亮,布局就是需要時間,日後自然會有出路。
每一天就讓自己規律的做事,做自己該做的事,在做事以外的時間,就是自己修行的好時機,
修行什麼呢?就是讓自己放鬆心情、好好的面對自己,學習模仿師父的道理。
凡事不能急躁,要學習等待,懂得等待,才不會和自己的心比較,就好像魚池裡的魚,需要時間長大,如果不能等待,這魚哪裡會有大尾的一天呢?」
雖然說伴君如伴虎,但是,我們先要懷著進貢的心面對國君,原本就是沒有賞賜的,對於上司不要有計較心。
如果想要賞賜,那就要靠自己的應對說話,至於要如何學習應對呢?
進取之道,就是從進貢心開始調整。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