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0的文章
貓頭鷹的故事 我們是用什麼樣的角度在看事情呢?需要怎麼樣的看,才能看得清楚呢? 濟公師父講了一個小故事: 「一隻貓頭鷹,生了五個孩子,牠跟老鷹達成了協議,牠說:『我的孩子啊,好漂亮,好可愛啊,每一隻羽毛都好漂亮啊。』 老鷹說:『好,我以後一定不吃你的孩子。』 三天以後,老鷹飛過貓頭鷹的巢,看到五隻雛鳥,老鷹就很高興的把五隻雛鳥都給吃了。 這隻貓頭鷹剛好回來,牠很傷心的罵著老鷹說:『我們不是達成協議了,不可以吃我的孩子啊?』 你們知道老鷹怎麼回答嗎? 老鷹說:『你說你的孩子長得很可愛又很漂亮,可是這五隻既不可愛也不漂亮,一定就不是你說的那五隻了~~,所以我就吃掉了啊。』 那要怎麼辦啊?是貓頭鷹自己說孩子很漂亮的啊,這貓頭鷹應該要仔細的把孩子的模樣形容出來嘛,長什麼樣子,要一清二楚的講啊,不然被老鷹吃掉,這要怨誰呢?」 ◎ 表達的角度 有一個很有趣的心理測驗,讓我們舉起右手食指,在自己的額頭上畫一個大寫的 Q 。 畫好了嗎? 最後那一筆是畫在你的右眉,還是在左眉呢? 如果你畫在右眉,表示你這個字是寫給自己看的,如果畫在左眉,表示你是想著要寫給別人看的, 這就是表達角度的不同,我們是對著自己說,還是對著別人說話。 顯然我們寫給自己看的 Q 字,別人是看不懂的,就像貓頭鷹用自己的角度描述孩子,而老鷹可以選擇看懂,也可以假裝看不懂。 再進一步的說,當別人寫了一個 Q 字給我們看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明白對方的動機,就像老鷹答應了不吃貓頭鷹孩子,牠就真的不會吃嗎? 貓頭鷹要明白的是,吃是老鷹的本性,面對老鷹時,並沒有天真的本錢,牠應該把自己的孩子模樣,明白的、客觀的形容出來,然後取得有效的協議或合約。 在商場上面對競爭對手,就像是面對老鷹一樣,不能全然的放鬆、信任,內心時刻都要有無比的認真、謹慎,一刻都不能夠放鬆、天真,尤其是在財務、合約方面的事情,不然就會像貓頭鷹一樣失去了牠最愛的孩子。 在其他方面也是相同的。 ◎ 學習的角度 在面對濟公師父的時候,要明白面前的師父,是循循善誘的明師,要想到明師的動機就是教導。 師父講的每一句話、師父開的每一個玩笑,都可能有著師父特殊的用意,如果想要完全明白師父

故事:濟公師父要過年

故事:濟公師父要過年 大年初一,眾門生都來到廟裡向師父拜年,師父於是應景,說了一個過年時濟公師父的故事。 ◎ 土地公廟前 師父說: 「你們來到廟裡,一定要知道什麼叫做奉獻付出,一個人如果總是在計較心和比較心之中打轉,這個人終究難有成就。 因為一間廟的開銷,都是用在眾人身上,至於廟裡的每一個人是不是要捐獻,那都是自悟自來,不需要別人去勉強,如果在經濟上有困難,那麼來到廟裡出人出力,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不需要跟別人比較。 如果只因為自己沒有錢捐獻,捐的金額比不上別人,就不想來廟裡,這樣的想法,最後都無法有所成就。 就像今天大年初一,你們來到這裡,有包紅包給師父也好,沒有包紅包也好,就是大家一起過年的快樂感受而已,來聽濟公師父過年的故事吧。 說到濟公師父啊,在過年的除夕那一天,一個人無依無靠的,濟公師父自言自語的說:『別人都說過年人團圓,但是濟公師父我是要去哪裡跟誰團圓呢?』 如果說要去寺廟,感覺又不是太好,因為別人不會接受濟公師父的風格,找了幾個地方,濟公師父最後決定去找他的好朋友土地公,來到一間普通的土地公廟,坐在廟前準備跟土地公一起過年。 這時,剛好有一對夫妻帶著孩子來到廟裡,其中的少婦看到濟公師父,好心的問:『師父啊,您怎麼會一個人來到這裡,大過年的,怎麼沒有留在廟裡過年啊?』 濟公師父口氣有些無奈的說:『唉,說到寺廟,師父是沒辦法去啦,還是來跟土地公一起過年就好了。』 少婦說:『不然這樣好了,我這裡有一盤雞肉,就留在這裡,讓您跟土地公一起享用吧。』 這位少婦的無心之意,送了這隻雞給濟公師父,濟公師父會不會感恩呢? 你們記得,濟公師父做的事情,從來不是為了感恩。 濟公師父這時說:『哎呀,妳送這隻雞,看起來是用水煮的,水煮的不好吃,師父喜歡的是紅燒雞呀。』 如果是你們聽了濟公師父的回答,你們會怎麼反應啊?送了一隻雞給別人吃,竟然還被別人嫌,你們的心情會是如何呢? 這位少婦還是好聲好氣的說:『師父啊,不然您初二再來這裡吧,我再幫您準備一隻燒雞。』 濟公師父聽了非常開心:『好啊,等妳喔。』 這時一旁有個孩子在放鞭炮,過年嘛,濟公師父說:『是誰在放炮啊?嚇了師父一大跳。』 一看是那個小孩子在放炮,濟公師父就輕手輕腳

故事:馬群中的驢子

● 故事:馬群中的驢子 師父說: 「有一隻驢子,因為自小就受到主人的疼愛,就讓牠每天都和馬群生活在一起,馬群如果走了五百里,這隻驢也跟著走五百里,如果馬群走千里,驢子也跟著走千里。 馬怎麼叫,驢也跟著怎麼叫,在一起久了,這隻驢子的毛髮也越來越像一匹馬,因為物以類聚嘛,所以你們跟著師父學久了,會不會像師父一樣呢? 覺得會跟師父像的舉手。」 應該當場所有的人都舉起了手。 師父哈哈一笑說: 「真的喔,大家都會像師父啊,所以,要加~油。」,大家都聽明白了,都哈哈大笑著去打賞了。 師父說: 「這隻驢子長得越來越像馬,叫聲也像馬,漸漸的這隻驢子就覺得自己是一匹馬了。 有一天,馬群要離開了,要跟驢子分開,驢子只好回到驢群之中生活,驢群走五百里,牠也走五百里,一開始牠還是認為自己是馬,一樣學著馬的叫聲,但是日子久了,牠的習性跟驢子越來越像,牠的毛也恢復了驢子的模樣,最後,牠就是這樣的終老一生。」 身邊的人們,會影響我們的思維,如果身邊的人不談是非,自然的,我們也會遠離是非,我們也會習慣抵抗心裡那些計較是非的想法,習慣那樣單純的快樂。 這就是我們在濟聖宮緣濟公廟裡的感受,每次濟世大家來到廟裡,只有聽到笑聲,沒有聽過吵架的聲音,但是,當我們回到生活之中,還能不能夠守住那樣的單純呢? ◎ 師父的心 師父說: 「這個故事就是說,物以類聚,你們如果不珍惜你們現在擁有的一切,有一天你們離開了濟聖宮緣濟公廟,你們去到別處修行,你們沒有了這裡的快樂,沒有像師父教導的感受,你們最後也會這樣終老一生啊。 雖然你們在這裡受到師父的欺凌、打壓 ….」,大家聽到這句話,都會心的一笑。 師父說: 「但是你們學到了師父的道理,學濟公道的人,就是物以類聚,你們就要學師父的口氣,就要為自己加油,要融入自己的角色。 融入自己角色的時候,我們要想,就算我們是驢子也不要緊,我們雖然本身條件不好,但是我們在馬群之中學會之後,雖然環境要讓我們回歸驢子群中,我們也要保持我們以前學習到的東西,繼續保持我們做為馬的感覺, 雖然我們是驢子,我們也要用馬的叫聲,用馬的感受來影響這群驢子,而不是讓這群驢子來影響你們。 你們是學濟公道的人,你們還有一個師父每天給你們欺壓、打壓,還要你們打賞

黑熊的故事

黑熊的故事 師父說: 「來到廟裡學道,不只是跟著拿香拜拜而已,有些人只想要求神明實現願望,那是沒有意義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啟動,啟動自己的行動之後,才會明白什麼是走過人生的感受。」 人生是有所選擇的,除了用情緒之外,我們更可以用自己的動機去走人生,動機就是啟動的開始。 「有的宗教會說,在廟裡求神拜佛,是在崇拜木頭雕的偶像。 但是他們不明白,如果沒有基本的拜、基本的信,又怎麼得到那些基本的道理呢?這些道理也常常被人誤解、曲解。 就像人們拜關聖帝君,講到關聖帝君,人們就想到祂的義氣,祂的正義之氣,但是,義氣對於你們真的實用嗎?正義真的重於一切嗎? 師父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故事,讓師父做一點改編,說給大家聽。 大華和小明是很好的朋友,他們一起去登山,結果,走到半路忽然遇到一隻大熊,是台灣黑熊啊,一看到台灣黑熊,大華馬上就跑走了,但是小明卻因為腳軟跑不動,只好在原地裝死,黑熊一開始跑去追大華,追到一半又折了回來,聞著小明的氣味,想要確認小明是不是真的死了。 聞到一半,黑熊忽然聽到聲音,回頭望了一望,原來是大華又折了回來。 趁著黑熊抬頭察看的機會,小明趕緊起身,找了一棵大樹,爬了上去。但是台灣黑熊也是會爬樹的,也準備要往樹上爬,這個時候,小明惡向膽邊生,整個人站起來大吼一聲,這隻黑熊也不知道怎麼的,真的就被嚇走了。 大華站在遠處看到了經過,他走了回來,就問小明:『你真是命大,那隻黑熊在你身邊聞著聞著,竟然沒有咬你,你是怎麼辦到的?』 小明說:『那隻熊是在耳邊跟我講話啊。』,大華嚇了一跳,一直問黑熊到底說了什麼。 『牠說啊,朋友不可信。』 故事說完了,所以正義、義氣重要嗎? 再好的朋友,大難來時也只能各自飛,每個人只能自求多福,不管是什麼事情,只有遇到了才會知道結果。好好去想一想,什麼叫做正義,不要被正義兩個字害死了自己,不要為了義氣輕易的相信朋友, 除非是學了濟公道的人,為什麼呢? 因為學習濟公道的人,他會明白什麼叫做『忠孝不能兩全』、『良心不可以被慈悲欺騙』,因為他明白,一個人的慈悲是可以有所選擇的,不需要為了滿足自己的慈悲心,而輕易付出。 學不會選擇的人,總會被義氣、正義、慈悲的心情牽著走,永遠都會受人欺騙。」 符合道

耐心包容愛心,用學習帶來安定心

◎ 學習帶來的安定心 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年幼的女兒來見師父,師父說: 「你明白什麼是安定的感受嗎? 師父問你一句話,照顧孩子辛苦嗎?」 信者回答:「不會啊。」 師父說: 「為什麼不會覺得辛苦呢?那是因為你有愛心、有包容啊。 既然你能夠對孩子有愛心、有包容,為什麼不把愛心與包容用在你身邊的人呢?用在你的心態上呢?」,信者不知道要如何回答。 師父接著說: 「一個人如果有愛心,就好像有一對鳥兒,他們才剛剛開始要做父母,非常的認真,因為母鳥最近才剛剛生下五顆鳥蛋,這是他們第一次孵育鳥蛋。 他們說,一定要好好的照顧鳥蛋。 母鳥急著要孵蛋,於是匆忙的跳進鳥窩裡,牠太過於緊張,不小心踩破了一顆鳥蛋,第二天,同樣又踩破了一顆蛋,第三天,竟然把剩下的三顆蛋都踩破了。 這一對鳥兒傷不傷心呢?難道牠們沒有愛心嗎? 為什麼牠們會把蛋都踩破了呢? 因為牠們沒有經驗嘛。因為急著想要快一點把蛋都孵出來嘛,後來,這對鳥兒就回去問牠們的父母,問問當初父母是怎麼養育牠們長大的。 父母就說:『你們要有耐心、包容和愛心。』 後來,這對鳥兒又生了五顆鳥蛋,於是年輕的鳥兒夫妻,就記著父母的那一句話,懷著愛心,母鳥於是耐心的踩著腳步,慢慢的,一步一腳印的踏入鳥窩,而公鳥也在一旁亦步亦趨的照顧著,最後,五顆鳥蛋終於順利的孵化成功。 為什麼這次能夠成功呢? 就是因為他們有耐心、包容和愛心。 如果你能明白這個感受,那麼,為什麼在你的家庭之中,這三件事情卻會變成你最痛苦的點呢?為什麼呢?」 耐心、包容和愛心,耳熟能詳的三句話,為什麼我們在面對最親密的家人時,反而做不到呢? 師父說: 「如果這一個點,你無法想開,接下來其他的事情,你也將無法看開。 耐心、包容、愛心,這三種心送給你,你如果能夠打開這三種心,你的人生才會有轉機。 沒有這三種心,就算你上了再多的課,學了再多的道理,你的人生中也永遠只有一句話:跟自己的心比較。 所以你無法快樂,就像這孩子一樣。」,信者默默的點了頭。 師父說: 「所以,你要從這三種心做起,要明白這三種心如何能夠做得到,你的下一步,才能夠打開這一扇